很多山地城市都存在永久邊坡,其支護形式大量采用預應力錨索+格構,當邊坡年限久遠以后,其預應力損失的存在是必然的,損失多少為合理?如果有辦法測得(抽檢)錨下有效預應力,我們該如何評價邊坡的穩定性問題?是否有專家有著可以分享的經驗不吝賜教。
多向高手學習2018-01-05
這個需要后期監測跟蹤,對數據采集分析,具體如何做,自己也是個門外漢
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2018-03-18
出現預應力損失的原因有多種:1錨索張拉時,沒有分級加壓,或沒有等讀數穩定就繼續施加預應力,導致鋼絞線沒有順直,或坡體未被基本壓密??梢酝ㄟ^補張拉,重新鎖定。2絲錐打滑。也可以補張拉,重新鎖定。3坡面過緩、預應力過大、錨索孔傾斜度不夠,導致錨索切向力大于框架(格構)與坡面間的摩擦力,框架向上滑動??刹捎梅阑胧òp少預應力)。4自由段坡體進一步壓密。只要坡體整體性好,可以不管,等滑體下滑時會自動增大錨索力。5錨固段錨固體松動。這是高估了錨固段孔壁與錨固體間的摩擦力造成的,應該先做拉拔試驗并增大錨固段長度。6錨固段鋼絞線松動。這是高估了錨固體與鋼絞線的握裹力造成的,應該先算最大錨固力。7個別鋼絞線斷裂。這是鋼絞線的截面積不足、強度降低造成的,如地下水腐蝕鋼絞線和設計時鋼絞線根數不夠。8錨固段長度不足。有設計的問題,也有偷工減料的原因。9錨固力設計值不足(包括施工時錨索孔傾角偏大)或鎖定值不足,沒把坡體壓密。10、孔深偏長,沒有考慮部分錨固力用于抵抗錨索體與孔壁的摩擦力。等等。你可以上網搜索或自己想象出更多的原因。
所以,先要確定原因,再找對策。
至于損失多少才算合理,那要根據預應力損失的原因、設計時的安全系數和地質條件變化,并根據現狀重新進行設計,對比結果。
考慮安全系數的設計錨固力計算和考慮現有錨固力的邊坡穩定性計算是互為逆運算。只要根據坡體地質條件變化情況重新確定安全系數,就可與算出的穩定系數對比,判斷是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