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的處理有多種可行的方法,從降水方式來說可總分為止水法和排水法兩大類。止水法,即通過有效手段,在基坑周圍形成止水帷幕,將地下水止于基坑之外,如沉井法、灌漿法、地下連續墻等;排水法是將基坑范圍內地表水與地下水排除,如明溝排水、井點降水等。
止水法相對來說成本較高,施工難度較大;井點降水施工簡便、操作技術易于掌握,是—種行之有效的現代化施工方法,已廣泛應用。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對井點降水法作一簡要介紹。
井點降水法,它是在擬建工程的基坑周圍設能滲水的井點管,配置一定的抽水設備,不間斷地將地下水抽走,使基坑范圍內的地下水降低至設計深度。井點法防水適用于具有不同幾何形狀的基坑,它有克服流砂、穩定邊坡的作用。由于基坑內土方干燥,有利機械化施工,縮短工期,保證工程質量與安全。
目前國內常用的井點降水法有輕型井點、噴射井點、電滲井點。在我國,井點降水法是新中國成立后才逐步發展起來的。在工程的基坑<槽>附近埋設大量的滲水井點管,與此同時地面組裝抽水管路系統,通過井群連續抽吸地下水,使基坑范圍內的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以下一定深度,以保持基坑干燥狀態。通常把這一方法叫做井點降水法。
井點降水法具有下列優點:施工簡便,操作技術易于掌握;適應性強,可用于不同幾何圖形的基坑;降水后土壤干燥,便于機械化施工和后續工作工序的操作;井點作用下土層固結,土層強度增加,邊坡穩定性提高;地下水通過濾水管抽走,防止了流砂的危害;節省支撐材料,減少土方工程量等。井點降水法已成為目前在含水透水位土層實施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