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7z177"><bdo id="7z177"></bdo>
  1. <menu id="7z177"></menu>
  2. <video id="7z177"><dl id="7z177"></dl></video>

    <strong id="7z177"><pre id="7z177"><ins id="7z177"></ins></pre></strong>
      1. <ruby id="7z177"><table id="7z177"></table></ruby>

      2. 關于做好基坑工程設計的幾點小體會

        2013-03-28 17:13  來源:巖土網  閱讀:14524
        簡單介紹了基坑設計的幾點經驗。關于做好基坑設計,我想就我這幾年的實踐經驗,寫點浮淺的東西。不足與不對之處,還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關于做好基坑工程設計的幾點小體會

        先說點題外話,我以前是做建筑施工的,主要是做工業廠房的施工,也做過一些市政工程。說實在的,搞施工的話,有個三五年的時間,基本上能成手了,而且相對來說,搞施工的技術含量較低(一家之言)。我是94年大學畢業的,一直到2003年我都在和施工打交道,很少涉及到結構設計或巖土工程,直到2003年考研之前,我都不知道什么是巖土工程,只知道土力學和地基基礎。為了提升自己,我于2003年報考了全國的研究生考試,當時就上網查各個學校的專業,才知道有個巖土工程,也慢慢知道了原來巖土工程遠不是我所知道的土力學和地基基礎,也知道了21世紀是巖土工程的時代。于是我就報考了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的巖土工程,研究的課題是我自己選的:基坑工程。當時我想選兩個方向,一個是樁基方面的,一個是基坑方面的,正好第一年我們在哈工大學習基礎課,就問了徐學燕老師,她告訴我說這兩個方向在實際中應用都比較廣泛,現在看來,她說的還是對的。我后來又查了一些資料,知道基坑以后肯定是非常熱的,而且對個人的專業知識要求也多,搞樁的可以不懂基坑,但是抗基坑的必須要懂樁,最終我選擇了深基坑這個方向,并與之結緣,至今已經十年整了,設計的基坑大大小小的也有近百個了。我想說的是,巖土工程是個非常有前途的專業,希望大家有興趣的都投身到這個行業中來。

        關于做好基坑設計,我想就我這幾年的實踐經驗,寫點浮淺的東西。不足與不對之處,還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一、搞基坑設計必須要精通巖土工程勘察

        我2006年6月研究生畢業后,就到江蘇常州做基坑設計工作。稍微熟悉幾個工程后就可以獨立做基坑設計了,但我就是看不懂勘察報告(學巖土工程的看不懂勘察報告也正常),選不利的孔還可以,但是取設計參數就不行了,每次都要請單位的總工來定,對粉土、粘土什么的更是沒有什么印象,一次在專家評審會上,有個專家說,局部有粉土夾層,我卻找不到,從此我知道,不只是基坑設計,想搞好巖土工程,不精通巖土工程勘察是行不通的。到了年底,正好也對此單位不滿,我就換了一家小單位,我當時主要是想可以做做勘察,就這樣我到了浙江,從事巖土工程勘察和基坑設計,到現在我已經做了一百多項工程的勘察,對土有了一定的概念,做起基坑設計來也得心應手了,有些設計參數我也敢做適當的調整。大家可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就是勘察報告提的用于基坑設計的參數不合理,有時偏于保守,有時偏于不安全,我現在就能判斷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好多的時候我都調整參數,并且得到了評審專家的認可。其實,做巖土工程勘察,關鍵是對土有一些感性認識,而這一點對我們搞巖土工程的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二、一定要把周邊的環境搞清楚

        我每次設計基坑,不管大小,都要去現場親自踏勘,主要是看周圍有沒有房屋、道路、管線等,我覺得最可怕的是污水管和雨水管,這兩類管道施工質量差,長年滲漏,導致土質變差,我遇到幾個工程都是由污水管或雨水管漏水導致塌方,考慮方案時要慎重,要留有余地,做好相應的措施。煤氣管線和電纜,即使知道埋深,也要慎重使用土釘墻方案,要知道現在干活的都是民工,他們施工的鋼管鬼知道打到哪里去了。去年參與一個工程,大概知道煤氣管線埋深2.5米,一家杭州的單位就用了土釘墻的方案,我則采用了排樁的方案,一根土釘也沒敢用,我和甲方說民工施工時,他不可能按2.5米去控制的,鋼管有打到煤氣管線的可能,最終建設單位還是采用了我的方案。離民宅近的,盡量使用可靠度高的方案,如排樁或樁加內支撐(民宅采用樁基礎的除外)等。

        三、切記要抓大放小

        一個基坑總歸有一些區段風險較小,一些區段風險較大,在我們的頭腦中要有一個概念,重要的地方不能出一點問題,這些地方要做的相當結實,否則一旦出了事故,后果很嚴重,而其它地方不重要的,則省點,塌了大不了用挖機挖挖土就行了,一般來說這樣做建設單位都能接受。如果有的建設單位一味的想省錢,要求這要求那的,這樣的基坑不如不做,因為最終吃吃虧的是我們搞設計的。

        四、要經常深入現場,取得第一手的資料

        對自己設計的工程,一定要從頭到尾跟蹤,每一個工程對我們設計人員來說都是個原型觀測的好機會,經常去工地,一是增加感性認識,二是看看施工質量。尤其是出事故的地段,一定要進行總結,吸取教訓。成功的案例是我們增長實力的籌碼,工地上經常有不按設計施工的,甚至比較冒險,但最終可能沒什么事,這樣我們也心里有數了。比較你設計的是1:1放坡,但實際挖成了1:0.5,結果也沒什么事,這樣,我們心里就有數了,以后再設計類似的基坑心里就有數了。

        五、搞基坑設計的不能犯概念性的錯誤

        記得同濟大學的俞調梅教授說過,搞巖土是90%的經驗10%的理論,搞混凝土的是50%的經驗50%的理論,搞鋼結構的是10%的經驗90%的理論,說明巖土工程中經驗是多少重要。成功的經驗是建立在正確的概念之上的,有的時候土釘短點、樁的鋼筋少配幾根問題不大,可怕的是不該用土釘墻的地方用了土釘墻,對變形要求嚴的地方用了懸臂樁,那么再長的土釘,再多的配筋也沒用的。杭州湘湖地鐵車站的基坑事故,我覺得設計方面就犯了概念上的錯誤,第一是地下連續墻底部沒有穿過淤泥質土,更難以想象的是竟把被動區的加固給取消了;第二是第一道支撐用的鋼支撐,支撐端部與地下連續墻沒有形成固結,結果連續墻頂部向后仰的時候也鋼支撐脫開了,如果第一道是鋼筋混凝土支撐,估計情況可能會好一些的。正確概念的確立,來源于大量的工程的實踐和一定的理論功底,二者缺一不可。

        六、初學基坑設計的人可以試試“工程類比法”

        剛入行的人,可能經驗不多,心里沒底,我建議采用“工程類比法”,可以收集一些當地成功案例的方案,仔細研究;或從網上下載一些類似地質條件的基坑實例,一些會議的論文集也不錯,這些實例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借中國巖土網的寶地,簡單寫點,以后我會不定期地寫點東西,與大家共探討。

        (0)
        (103)

        我有話說

        全部評論(86)

        • cy3143發表于 10月17日 11:50陳振全
        • (1)同濟大學的俞調梅教授說過,搞巖土是90%的經驗10%的理論,搞混凝土的是50%的經驗50%的理論,搞鋼結構的是10%的經驗90%的理論,說明巖土工程中經驗是多少重要。(2)成功的經驗是建立在正確的概念之上的,不該用土釘墻的地方用了土釘墻,對變形要求嚴的地方用了懸臂樁。(3)杭州湘湖地鐵車站的基坑事故,我覺得設計方面就犯了概念上的錯誤,第一是地下連續墻底部沒有穿過淤泥質土,更難以想象的是竟把被動區的加固給取消了;第二是第一道支撐用的鋼支撐。
        點評:
        • cy3143發表于 10月17日 11:48陳振全
        • 作者是實干家:經驗豐富,值得借鑒。(1)巖土工程是個非常有前途的專業,希望大家有興趣的都投身到這個行業中來。(2)不只是基坑設計,想搞好巖土工程,不精通巖土工程勘察是行不通的。(3)周圍有沒有房屋、道路、管線等,我覺得最可怕的是污水管和雨水管,這兩類管道施工質量差,長年滲漏。(4)重要的地方不能出一點問題,這些地方要做的相當結實,而其它地方不重要的,則省點。(5)要經常深入現場,取得第一手的資料。
        點評:
        • muyu123456發表于 11月26日 23:43思想決定人生,行動成就未來!
        • 深有感觸
        點評:
        • zyw12345671發表于 12月06日 08:55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非常好的文章,感謝分享!
        點評:
        • 1243899044發表于 12月19日 15:38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不錯的文章,好好學習
        點評:
        • xiaoshu1111發表于 12月09日 11:12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我很喜歡您寫的東西,非常好,謝謝前輩
        點評:
        • 王兆輝發表于 05月25日 19:32我的個性簽名
        • 領教了
        點評:
        • zhongchenlyg發表于 12月26日 10:08我的個性簽名
        • 好文章,值得學習
        點評:
        • wgchen發表于 12月21日 09:17土木是一個偉大的行業,有我,更強~~
        • 我也做了幾個工地了,畫了個坑,深有體會,寫的實在
        點評:
        • wangyabin發表于 11月03日 23:15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我雖然學的是巖土工程,但對于基坑設計接觸的太少,受教了
        點評:
        • boyou55發表于 11月03日 21:12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好東西,頂一個!要多分享經驗啊。
        點評:
        • renhuozhegao發表于 10月28日 22:20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讓我這個本科學工民建,從剛畢業就做基坑圍護設計的人情何以堪~沒做過巖土勘察,對土性了解的不錯,這樣下去繼續設計基坑有什么兩側?
        點評:
        • 11巖巖發表于 10月27日 18:56上進,上進再上進
        • 向前輩學習
        點評:
        • cfg2000發表于 10月24日 11:13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樓主總結的很好。
        點評:
        • 舟山巖土發表于 10月24日 09:09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寫的太好了,對我這樣的新手幫助太大了
        點評:
        • clh19891206發表于 10月19日 22:14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樓主辛苦了!總結的很好,獲益匪淺!
        點評:
        • agreedycat發表于 10月17日 22:34看帖是種責任,回帖是種義務!
        • 說的不錯,基坑設計最要緊的是與現場實際結合,與施工隊伍相結合。設計的再好,干不好也是白搭。但監測也不應忘了,他相當于大夫,是針對基坑把脈的,小病發現的越早越好,早發現就有相應的措施了,最壞也起碼能夠讓施工人員不受傷害。
        點評:
        • kongkong09發表于 10月01日 11:11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說得非常正確,我有同感。同行要多交流。
        點評:
        • 劉亞平0316發表于 09月30日 22:19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該經驗值得學習借鑒,如果多一些實例會更好。
        點評:
        • jessica-csu發表于 09月28日 01:02宇宙陰陽,相生相克,乃生萬物
        • 樓主幾點體會,雖簡卻是至理,我也是做了幾年的施工,然后從事的設計,不過以前我一直都是做的巖土工程施工,勘察以后得向樓主學習,望不吝賜教
        點評:
        • 水族驛站發表于 09月26日 17:47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寫的很不錯,值得學習,謝謝樓主??!
        點評:
        • zhang512002發表于 09月26日 10:27好人一個 仍是單身
        • 樓主辛苦了,我是2013年研究生畢業的,學的也是巖土,不過現在做結構設計了。所以現在經常會突然間就想到巖土的一些東西,很是懷念,不知道樓主針對我現在的狀態可否給點建議。謝謝。
        點評:
        • S2802881816發表于 09月25日 11:48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深有體會!
        點評:
        • geosweet發表于 09月24日 16:18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本人做了4年的勘察和施工,然后開始做基坑設計,非常認同樓主的說法?,F在很多人研究生一畢業就去做設計,一點概念都沒有,勘察報告就取抄個抗剪強度指標和重度指標計算,畫圖完事。搞巖土的只有做過勘察才對土性有深入的理解。
        wangchao215發表于10月01日 18:31

        您好,我現在在做勘察,學的是巖土,畢業設計做的也是基坑設計,現在想跳出來做基坑設計,請樓主指點

        點評:
        • 陳坤發表于 09月24日 09:35http://id.91cool.net/sign/?name=長沙理工&say=祝您萬事如意!
        • 寫的很好,向你學習。自己也要學會總結了!
        點評:
        • lg1105發表于 09月23日 15:12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路過學習
        點評:
        • lirui214發表于 09月23日 11:30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經驗之談,學習~
        點評:
        • 扶海一粟發表于 09月23日 10:22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理性思考 學習了
        點評:
        • lgcl1105發表于 09月17日 15:12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值得一看?。?!
        點評:
        • fyltzhangjun發表于 09月16日 17:07機會來之不易,抉擇更為重要!
        • 感謝分析,值得學習,支持樓主,頂起!
        點評:
        • fyltzhangjun發表于 09月16日 17:07機會來之不易,抉擇更為重要!
        • 感謝分析,值得學習,支持樓主!
        點評:
        • juntao發表于 09月16日 11:42工作態度要端正,專業知識要扎實,與時俱進……
        • 寫的很好,很多東西都是在實踐中不斷經歷、不斷總結出來的,做事情一定要有始有終,在每一個工程中都能總結出點東西,不管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
        點評:
        • juntao發表于 09月16日 11:42工作態度要端正,專業知識要扎實,與時俱進……
        • 寫的很好,很多東西都是在實踐中不斷經歷、不斷總結出來的,做事情一定要有始有終,在每一個工程中都能總結出點東西,不管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
        點評:
        • kexh發表于 09月16日 11:19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總結的不錯,對于從事這行的人都有借鑒意義
        點評:
        • 地質小兒郎發表于 09月12日 13:53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寫的很深刻,學習了
        點評:
        • 教主kjc發表于 09月08日 13:27多多關照
        • 前輩的經驗我會好好學習,對于一個新入學的巖土研究生我需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希望以后能得到更多前輩們分享的好東西,這些是買不來的財富
        點評:
        • 顏立明發表于 09月02日 15:36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說的太好了,我感覺前輩的功底很深厚,以后一定要經常來和您交流,第一次有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點評:
        • 奔土木發表于 09月01日 16:01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謝謝前輩的經驗,巖土取值一直很苦惱,抗剪強度參數勘察報告一般都會偏小,私自放大要承擔責任,不然甲方嫌棄造價太高
        點評:
        • zhangwt發表于 08月31日 18:17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寫的不錯,希望樓主能再多介紹一些,謝謝!
        點評:
        • sunrisewx發表于 08月28日 15:35高山仰止疑無路,曲徑通幽別有天。
        • 很好的心得體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謝謝樓主的分享!
        點評:
        • 棉花糖456發表于 08月24日 09:25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謝謝樓主,很不錯的見解
        點評:
        • blogdevil發表于 08月22日 09:10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寫的很獨到
        點評:
        • whb1965717發表于 08月22日 04:47感恩的心!
        • 感謝樓主的無私奉獻!
        點評:
        • fangsb發表于 08月21日 10:14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說的不錯,簡單明了,關鍵點都有了,建議,今后多給點的分析性文章
        點評:
        • dreamer1982發表于 08月20日 09:20大不自多,海納江河
        • 樓主分析到位,很受指導,謝謝!
        點評:
        • tpcfly發表于 08月15日 17:00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樓主分析的很有道理,以后自己也會多注意這些。。。
        點評:
        • wangtao533發表于 08月15日 16:48今天是新的一天
        • 很值得一看,也值得思考。有些基坑的設計很粗糙,基本上是照搬以前的。而且我感覺樓主的參數的選取很重要。地勘的參數我們要持謹慎的態度。謝謝分享!
        點評:
        • wangtao533發表于 08月15日 16:48今天是新的一天
        • 很值得一看,也值得思考。有些基坑的設計很粗糙,基本上是照搬以前的。而且我感覺樓主的參數的選取很重要。地勘的參數我們要持謹慎的態度。謝謝分享!
        點評:
        • geoffrey發表于 08月13日 12:44http://ip.91cool.net/sign/2.gif
        • 學習了,總結的很好,真知灼見
        點評:
        • gemma發表于 08月13日 10:48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學習了,自己也有心往基坑方向轉型,看來還是要從勘查做起。
        點評:
        • angle040發表于 08月13日 08:24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總結得相當到位,向前輩學習了~~
        點評:
        • 九月雪_2008發表于 08月12日 16:24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真的都是實話,我沒有樓主那么深厚的技術功底以及好的外部環境,我做過幾個基坑,也確實是一腳淺一腳深的在摸著往前走,多多關注。
        點評:
        • ritty33750發表于 08月10日 09:14安心的事情我來做,經典的話留給你們去說。
        • 總結的很好??!學習了,以后也得加強學習,學習樓主的經驗。
        點評:
        • sanhao2012發表于 08月09日 16:45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很好
        點評:
        • 奔土木發表于 08月08日 16:29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樓主總結的及時,對于新入巖土的同志們幫助很大,辛苦了
        點評:
        • wangchao215發表于 08月02日 17:54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樓主在浙江哪里啊,我現在也是從事勘察,學校學習的是勘察和巖土,想以后從事巖土,基坑工程,請樓主指點一下,我該怎么跳到巖土的基坑工程方向呢
        點評:
        • liuhewu發表于 08月02日 14:49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總結得不錯
        點評:
        • 付07發表于 08月01日 21:54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學習樓主的經驗了
        點評:
        • njzhaoxm發表于 05月06日 20:38njzhaoxm
        • 經驗之談,寶貴
        點評:
        • ssw1213發表于 04月20日 22:09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我是06年本科畢業的,現在勘察和設計都做,和樓主感觸是一樣的。。。感想最大的一點就是,自己設計的基坑,自己管現場施工,這樣才能發現問題,才能成長的很快,很榮幸,領導照顧我,我單位大部分的基坑都是我自己設計自己施工的,所以我成長的比較快,但還是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wangchao215發表于08月02日 18:01

        樓主在哪里啊,我也是學習巖土的,現在從事勘察,想以后向巖土方向轉,請樓主指點一下

        準高音發表于08月21日 10:39

        和層主情況差不多

        點評:
        • xiaozi526028發表于 04月17日 10:02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有道理!看了樓主的勘察,勘察還是蠻辛苦的
        點評:
        • 淮陰侯發表于 04月08日 19:20相許,相誤!
        • 剛好這幾天在做個基坑報告,可以參考了
        點評:
        • luozhiping發表于 03月31日 20:34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特別好的經驗,謝謝老師
        點評:
        • 雪染楓林瑞發表于 03月30日 17:16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我們本科學的巖土工程即學了地質知識還學了工程的知識,想來學校課程設計得蠻好的
        點評:
        • 司令大哥發表于 03月30日 13:38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受益匪淺,謝謝前輩的無私奉獻。。。
        點評:
        • jiajialing發表于 03月30日 13:20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對初學者很有幫助,很好的文章。
        點評:
        • ytgcsckl發表于 03月30日 09:04巖土工程師···
        • 實在的東西,對我們這些后輩很有用·
        點評:
        • zbtgeo發表于 03月30日 08:45求教
        • 研究生教育中是否應補一補地質這一塊?
        點評:
        • sxjkydj2006發表于 03月30日 08:13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謝謝分享,有意義
        點評:
        • 俞翔發表于 03月29日 21:39真理是樸素的
        • 研究生教育中是否應補一補地質這一塊?
        點評:
        • paladin10發表于 03月29日 20:29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 發現做巖土的都首先要學點地質,然后是巖土工程勘察,然后才是巖土工程設計等等。
        點評:
        • wgchen發表于 03月29日 13:42土木是一個偉大的行業,有我,更強~~
        • 寫的不錯,以后會經常猜關注您
        點評:
        • nhq198發表于 03月29日 11:31土人
        • 寫得非常好?。?!
        點評:
        • zgshgs發表于 03月29日 11:26我很懶,沒有更新簽名!
        • 支持前輩分享經驗,希望不斷的有新內容出來
        點評:
        • sanhao2012發表于 03月29日 09:59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向前輩學習。
        點評:
        • 黃色楓葉發表于 03月29日 09:31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向前輩學習!
        點評:
        • wanjolly發表于 03月29日 09:11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對于初學者確實有很大幫助,起碼對基坑設計有所大致認識了,多學習了
        點評:
        • xferll發表于 03月29日 09:05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很實在。
        點評:
        • 風雨兼程發表于 03月29日 08:48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寫的很好,多多學習
        點評:
        • swjtuwzd發表于 03月29日 00:14理論聯系實踐,多多交流,一起進步。
        • 寫的很不錯,收獲挺大的,工作以來一直在做勘察,以后也想做基坑設計,向前輩學習
        點評:
        • 算塊好肉發表于 03月28日 23:08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寫得不錯,如能提供一些自己的經驗教訓就更好了
        點評:
        • 飲水思源發表于 03月28日 20:03看著別人的幸福還能怎么嫉妒
        • 感謝樓主的經驗分享,對我這個初入巖土行業的是倍加鼓舞
        點評:
        • c1j1b1發表于 03月28日 19:23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分享經驗有同感!
        點評:
        • c1j1b1發表于 03月28日 19:23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分享經驗有同感!
        點評:
        • andboy2012發表于 03月28日 19:04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呂兄這篇文章寫得很好!
        點評:
        • wlb554019757發表于 03月28日 18:12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感謝分享經驗
        點評:

        呂兆慶

        呂兆慶+加關注被關注:2154訪問量:122792
        高工碩士注冊巖土工程師
        TA的評論分類經驗心得(8)行業觀察(0)熱點解讀(0)巖土雜談(1)
        TA發表的最新評論
        基坑設計中地面荷載取值淺議
        在基坑設計中,地面荷載的取值一直是有爭議的,尤其是初學者,更不知如何下手
        閱讀(24608)2016-11-22
        某科研樓的深基坑圍護方案
        本基坑采用了單排樁、雙排樁和土釘墻三種圍護方式,降水采用輕型井點,最大深
        閱讀(6351)2015-05-21
        正確對待注冊考試
        當下,各類注冊考試層出不窮,工程技術人員也都非??粗刈钥荚?,在日常工作
        閱讀(5556)2015-03-24
        最新關注TA的人2154人關注
        qq838778793qq8387787931583418339215834183392kuangnankuangnanwjesy127114wjesy127114zxj19910503zxj19910503blonavablonavamufanghuamufanghua徐金哲徐金哲208051294208051294touleetouleeyanlei123yanlei123wanghengbangwanghengbangmjkbxiaokangmjkbxiaokang15209386241520938624t34f14t34f14YRF624483749YRF624483749a93814053a93814053yuan123456yuan123456suunto777suunto777kemusankemusan20137682182013768218384481269384481269fdh661126fdh661126xiahai123xiahai123
        掃一掃,關注微信
        2020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_亚州另类欧美综合一区_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_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免费
        <noframes id="7z177"><bdo id="7z177"></bdo>
        1. <menu id="7z177"></menu>
        2. <video id="7z177"><dl id="7z177"></dl></video>

          <strong id="7z177"><pre id="7z177"><ins id="7z177"></ins></pre></strong>
            1. <ruby id="7z177"><table id="7z177"></table></ruby>

            2. 0.48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