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本人發表第一篇評論后,很多朋友和同事都紛紛跟我來說,沒有深度,沒有把互聯網魅力等說清楚。真的非常抱歉,精力時間有限,又不太善于寫,第一篇算是拋磚吧,要有深度就需要時間,今天在這里也只能算是淺談了。
上一次說到了互聯網的及時性,現在感覺可能用“即時性”更為恰當,不管是及時還是即時,都是為了表現網絡傳播的最大的特點——速度快。
今天我就借著巖土這個話題,繼續來聊聊巖土行業的傳播方式。
要分析這個問題,首先得看看市場上現有的傳播方式,目前產品的傳播途徑大致有戶外、報紙、電臺、電視、網絡、雜志、短信等多種渠道,但是有多少渠道能打通我們巖土企業呢,不妨簡單來分析一下。
報紙:這個媒體壟斷了傳播途徑好幾載,在傳播界一霸獨大,風光多時。如今他的近況卻日漸俱下,正逐漸被其他媒體分食他的份額,有些報紙干脆走上了網、報結合的模式。當然報紙也有他的優勢:首先其受眾面是老百姓是大眾,投入成本小,每天只要花上幾毛錢,國際、國內事情便一覽無余。但是在上次談到的及時性上就遜色一些,今天看到的新聞基本都是昨天的。而且報紙投放的費用相對較高,宣傳幅面有限,宣傳期短暫,報媒的宣傳以大型活動、促銷等的效果最佳。在談到報紙媒體的時候,順道講一下夾報,我想夾報大家都清楚,就是把我要宣傳的畫面以印刷品的形式夾在報紙的頁面里?,F在我們打開一張報紙,就有打開一本雜志的感覺。雖然報紙媒體的江湖地位在逐漸被動搖,但是其霸主地位在短期內仍無法撼動。對于巖土行業來說,本身其受眾群體很小,目前市場上沒有專門傾向巖土的報刊,大幅面的在報刊上推廣肯定不太合適。
戶外:這個途徑我想大家一點都不陌生,當你驅車在高速上,一塊塊的戶外大牌(杭州這邊俗稱高炮)就迎面撲來。戶外傳播又有很多種形式:高炮(雙面體、三面體)、道旗、燈箱、門頭、車體、墻體、屋頂、電子顯示屏等。這里面也是五花八門,只要你想得到,只要經過正規渠道審批出來,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做宣傳。目前,大量使用戶外廣告以房產、大型商場、汽車、銀行、高檔酒類為主。戶外廣告流動性較差,宣傳幅面有限,只有人流經過才看得到,因此在鬧市區及機場等地的戶外大牌,價格不菲。據我觀察,目前還未看到巖土行業在戶外的相關推廣。
電臺:還記得隨身聽非常流行的那個年代嗎?大街小巷都是戴著耳麥的人,在聽什么?在聽西湖之聲(當時在杭州非?;鸨碾娕_)的電腦熱線點歌。那年頭,各種智力答題、各種沖關活動、各種夜話閑聊充斥著各種頻率的無線電波。突然在一段時間我和電臺媒體很多時間沒有接觸,有接觸也是在交通工具改善以后。驀然才發現,原來的各種頻率都換新顏了,相繼打出汽車頻道、私家車的概念。你想想,現在家里誰還聽這玩意,也只有開車族在旅途中消磨時間了。電臺媒體以整點報時、半點報時、黃金時段等多種傳播方式,通常是15秒、30秒的簡短的話語表述最精華、最核心的理念。電臺推廣其優勢就是定位比較精準,基本都是有車族,目前主要以房地產廣告為主打。主要問題就是開車族你得認真開車啊,這個信息過去就必須等下一個相同信息發布才行。有些人可能沒注意到這次播出的信息,但又是非常關注的信息偶然的聽到,所以更多的人可能會到網絡上細細查詢。隨著私家車在普通家庭中的大量進入,電臺其輔助媒體的地位仍舊比較牢固。巖土行業怎么進電臺?大家可以跟我一起深思下。
今天時間有限,還有其他幾個媒體的優劣,我將在下一篇中繼續探討。
我有話說
全部評論(2)
頂(0) |踩(0) |點評(0)
網媒的權威性取決于行業對網絡的認知度,目前上游房地產業基本完全融入互聯網,購房合同網上備案,甚至有網上買房的現象出現。巖土行業的雜志非常多,基本以學術、論文為主。會議也算一種傳播方式吧,會議更注重的是業內的技術交流以及各種供求關系,這些我在下一篇中會在細細闡述一下。
頂(0) |踩(0) |點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