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學作為一門研究巖石和土的成分﹑結構﹑構造和工程地質性質的形成及其變化的科學,是隨著巖土工程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由于巖土學需要深厚的專業知識積累,在學會復雜的力學計算后,憑著一堆的規范走上工作崗位,經歷N多年的實踐磨練,才敢對外宣稱:我是一個巖土人。且不說巖土專業的枯燥乏味,光大部分巖土從業人員要跟弄滿身臟的泥土打一輩子交道,甚至長期在荒郊野外作業,就夠令人肅然起敬的了。至于能把幾箱子的書啃了考出注冊巖土工程師,那就更牛了。
正是巖土學科和巖土工程師的高度,讓很多關聯行業從業人員都不敢把自己歸到巖土行業,歸為巖土人。
我身邊有兩位都令我敬佩的人,一位是香港博士后,巖土專業精英。另一位是初中畢業后干了20年基坑施工的老把式。偶爾一天,三人聚在一起討論某基坑施工問題,老把式從基坑土質到基坑設計方案缺陷解讀,從施工場地布置到機械安裝、動力設計、人員組織規劃、可能問題及解決方案一口氣說了三小時,博士后最后說:我拜你為師吧,以后你去工地拉上我,我跟你學兩招。
事后我問老把式,你知道巖土行業嗎?老把式很愕然。我再問他,你覺得你是巖土人嗎?他說,我沒想過這個問題,應該不算吧,巖土人應該是巖土工程師。
搜索“巖土”關鍵字,發現網頁數量比不上“地基”、搜“巖土行業”,才200多萬條信息,甚至比不上“地基行業”。
在巖土領域,目前最引人關注的一個現象就是隨著新設備、新工藝的大量引用,出現了一批專業從事巖土施工的企業、工人,以及專業生產巖土設備、儀器、材料的企業以及企業從業人員,甚至是專業開巖土大型機械的司機。他們基于行業的共性,同樣需要學習和了解巖土知識,但是,基于對巖土行業、巖土人認知上的不足,他們對自己的行業定位不清晰,也缺乏行業主流人群對他們的關心和支持,在深奧的巖土學知識大門口無法進入而被邊緣化。
綜上所述,我倡議巖土工程師們,要以更開放的心態對待“巖土人”、“巖土行業”,讓“巖土行業”成為所有從事巖土相關行業共同的行業,多出一些“巖土知識入門”、“巖土機械入門”、“巖土知識圖冊”之類的通俗讀物,讓巖土行業有更好的交流氛圍,讓巖土行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我有話說
全部評論(0)